cover_image

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李家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基于SNPs的肉制品真实性鉴别及分子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杂志 食品科学杂志
2024年10月11日 09:45

图片


/REPORT TITLE /


基于SNPs的肉制品真实性鉴别及分子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肉品供应链仍存在着掺假风险,掺假售假事件时有发生,掺假手段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新的市场形势,如黑猪肉等特色畜禽品种肉制品的逐步走红,催生了品种掺假和造假的新手段,对品种、品系甚至是个体真实性的鉴别技术需求也越来越大,该领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称为第3DNA分子标记,是指染色体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具有分布广、密度高、多态性丰富等特点,易和品质、品种、品系及个体进行关联,常被用于品系鉴定和分子育种,由于其分层级多态性的特点也是肉品真实性鉴定和分子溯源的理想工具,报告将介绍SNPs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本团队的一些研究工作。

图片

EXPERT INTRODUCTION /


图片
李家鹏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副总工程师

李家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肉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及食品真实性鉴别方向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任务、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北京市国资委“肉品真伪及质量属性鉴别科技创新团队”和北京市科协“肉品生物制造决策咨询专家团队”负责人。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与《肉类研究》编委,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委员。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20 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 件,参与制定标准5 项,参与《科技部食品产业科技部创新发展战略》等著作编写5 部。荣获“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农产品加工业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称号。多项成果已在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得到了应用和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图片

实习编辑:杨琼;责任编辑:张睿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文。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及摄图网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大学于20241014-15陕西西安共同举办“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图片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
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由全国糖酒会主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和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将于2024年10月29-31日糖酒会期间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针对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图片
长按或微信扫码进行注册

会议招商招展
 联系人:红;话:010-83152138;手机:13522179918(微信同号)

图片


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 目录
上一篇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胡萍教授:贵州酸汤特征风味品质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2024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汪少芸教授:肉糜制品3D打印设计及性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食品科学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