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年会

FSAP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媛媛副教授:冷链中断对新鲜牛肉代谢成分和质量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Deng Zhanfei等模拟了3 种常见的冷链中断情况,对连续和中断冷链条件下的牛肉进行了理化性质评估,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S,GC-MS)鉴定了冷链中断期间牛肉代谢物的变化。

陈胜军研究员、李春生副研究员:基于肽组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协同酶解牡蛎汁鲜味肽的机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鲜之然(广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Chen Tianyu、Zhang Fanxin(共同一作)和陈胜军研究员、李春生副研究员(共同通信)等根据氨基酸氮含量确定了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协同酶解牡蛎汁的最佳条件,并对不同酶解组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进行鉴定。

LWT|刘书成教授、夏秋瑜副研究员:酶法制备的金枪鱼油酰基甘油对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明胶O/W乳液特性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实验室、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大连工业大学海产品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等的Xuan Junyong等考察了甘油酯特性对油水界面和复凝聚时蛋白质吸附的影响。

FSAP | 汪雯翰研究员、刘振东教授:不同灭菌温度下牦牛乳蛋白质的氧化及蛋白组学分析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的Zhang Jinchao、Zhang Yu(共同一作)和汪雯翰研究员、刘振东教授(共同通信)等研究藏区高原牦牛乳在不同温度灭菌后,蛋白质氧化程度变化及蛋白含量与功能变化,进而为探究牦牛乳的加工条件以及最大限度保留蛋白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FCT|李欣教授:牛乳过敏模型比较发现BALB/c小鼠体液免疫和Th2免疫应答高于C3H/HeNCrl小鼠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江西省食物过敏重点实验室等的Huang Meijia等根据症状、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评估C3H/HeNCrl和BALB/c小鼠的过敏表现和免疫反应。此外,构建合适的牛乳过敏(cow’s milk allergy,CMA)小鼠模型为后续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这些模型对CM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Food Biosci.|施文正教授、白志毅教授:低盐条件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提高珍珠蚌肌球蛋白溶解度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市水产动物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的Liang Qianqian(第一作者)、施文正、白志毅(共同通信作者)等通过多光谱分析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研究了在0.2 mol/L NaCl条件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珍珠蚌肌肉肌球蛋白结构的影响,并与0.5 mol/L NaCl样品组进行了比较;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张龙副教授、吴旭干教授:不同类型类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卵巢色泽和气味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优良品种培育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的张龙副教授等比较分析不同类胡萝卜素补充剂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的色差、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酸分布、气味特征和香气组成。通过利用拍照和比色技术评估卵巢的色泽。

FSAP|广东医科大学徐德峰教授:通过熵权和全局稳定性指数的结合为监测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货架期提供了一种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与热带医学院、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徐德峰(第一作者)、罗辉(通信作者)等提出一种基于熵和综合动力学评估预测货架期新方法。首先,采用熵加权法对多品质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然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全局稳定性指数(global stability index,GSI),反映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贮藏过程中的整体品质变化。建立了在-23、-5、0、4、9 ℃贮藏期间凡纳滨对虾货架期的监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