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年会

FSHW | 组织蛋白酶B的构象变化对金华火腿NaCl还原可行性评价的研究

金华火腿的加盐腌制过程非常重要,接着会进行洗涤、风干、成熟和后熟等多个步骤。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金华火腿的现代化生产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与意大利的Parma火腿、西班牙的Iberian火腿和Serrano火腿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它们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意大利火腿和西班牙火腿可以生吃切片,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直接享用这些火腿,无需再经过烹饪或加热。

研究进展 | 牛肉风味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消费者对牛肉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嫩度与风味。然而,风味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味觉属性,依赖于口腔、鼻窦腔和下颌中的生物传感器。风味的影响因素包含品种、饮食和动物年龄,都会影响牛肉的味道。此外,许多收获后的处理也对牛肉风味有影响,包括产品类型、发酵、贮藏、烹饪方法、肌肉特异、包装以及运输等方面,因此需要系统分析牛肉风味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鱼糜凝胶制备性能的改善

鱼糜是一种新型的水产调理食品原料。将鱼糜斩拌后,加食盐、副原料等进行擂溃,成黏稠的鱼肉糊再成型后加热,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体,此类制品包括鱼丸、鱼糕、鱼香肠、鱼卷等。鱼糜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口感嫩爽等特点深受欢迎,但目前鱼糜生产原料存在难凝胶化,凝胶强度较低,易凝胶劣化等缺点,因此,改善鱼糜凝胶制备性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FSAP | 中国农业大学洪惠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陈良博士等:咸鸭蛋清粉和κ-卡拉胶对鱼糜自溶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鱼肉糜主要由肌纤维蛋白构成,广泛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其生产过程涉及去骨后的鱼肉切碎并清洗,以去除血液、脂质和肌浆蛋白等不希望存在于鱼肉糜中的成分。鱼肉糜凝胶的独特柔软、结实且有弹性的质地主要归因于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和其他肌纤维蛋白在加热时的凝胶化作用。

《食品科学》:基于计算机筛选与分子模拟技术的宁夏肉牛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鉴定

Hb是由2 个α-亚基和2 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都类似于肌红蛋白(mw约16 kDa)。3 种酶解法处理牛Hb的SDS-PAGE图谱如图1所示。Hb未经处理时,清晰可见约16 kDa的Hb单体。与对照组相比,3 组酶解产物的大mw条带几乎完全消失,16 kDa的条带明显变浅,同时低mw的条带增加。低mw条带的出现,表明牛Hb发生了水解。E3组没有明显的条带,这表明形成的氨基酸和肽太小而无法截留在凝胶上。这些结果表明3 种酶复合酶解在处理牛血蛋白中更有效,与Wu Haizhou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食品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格日勒图教授等:苏尼特羊腰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与肉品质特性

色泽、硬度、保水性(多汁性)和风味等指标是消费者判断羊肉品质的重要依据。肉品质是一个复杂性状,不仅受品种、年龄、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肌肉部位及其肌纤维特性也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不仅是不同品种肉羊之间,甚至不同部位肌肉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肉品质差异。

《肉类研究》:西藏农牧学院辜雪冬教授等:感官分析方法在烤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肉类研究》2025年39卷4期刊载了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唐艳、刘磊、辜雪冬*,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谢鹏、刘晓畅、臧明伍、张松山,海北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管委会周玉青的论文《感官分析方法在烤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该论文由:“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2YFD1602306);西藏农牧学院学科建设项目(533323001);山东省援青技术研发项目(SDYQ2022-32)资助。

《乳业科学与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解析牛乳清蛋白代谢途径和生物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业科学与技术》2025年48卷1期刊载了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傅汐、顾颖、赵琼*,云南乍甸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陈金叶的论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解析牛乳清蛋白代谢途径和生物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该论文由: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402AE09004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