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年会

FSHW | 亚麻木酚素大分子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构-抗氧化构效关系分析

木酚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受到广泛关注,涉及预防卵巢癌、心血管疾病、氧化应激和炎症等。植物中木酚素的含量通常低于2 mg/100 g,然而亚麻籽(Linum usitatissimum L.)中的木脂素高达9~30 mg/g。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是亚麻籽中主要的木酚素,通常以聚合物形式存在,称为亚麻籽木酚素大分子(FLM)。

J. Future Foods | 不同种类人参对人体免疫代谢的影响

人参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的重要有效成分,具有许多生理、药理功能,如提高记忆力、抗癌和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抗疲劳以及延缓机体衰老等功效。市面上的人参大致分为3 类,园参是由人工种植而成,生长年限大约为6 年;林下参为是人为地把栽培参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让其自然生长,10 年后才到山上收取的半野生山参;野山参稀有名贵,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白山地段。不同种类的人参有不同的功效,但其在人体内免疫代谢作用如何发挥尚不清楚。

FSAP | 内蒙古农业大学靳烨教授、孙立娜高级实验师:罗伊氏黏液乳杆菌对苏尼特羊胃肠道菌群、肌纤维形成和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肉品科学与技术团队靳烨教授、孙立娜高级实验师(共同通信)及刘婷博士、王晨蕾博士(共同一作)等探究罗伊氏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对绵羊肠道微生态、肌纤维类型及肉品质的影响,以阐明促进肌纤维形成和改善肉品质的可能机制。

《食品科学》:湖南农业大学沈清武教授等:牛肉宰后冷却贮藏期肉色稳定性的变化及其机制

动物细胞培养肉的制备是未来食品业的一项颠覆性技术, 有望作为传统畜牧业的有效补充, 从而有利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和农业碳减排,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福利,缓解人畜口粮竞争。全球已有超过上百家研究机构或初创公司进行细胞培养肉的研发, 但实现细胞培养肉的规模化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优质种子细胞的获取、无动物源成分的培养基和3D可食用支架的研发、大规模培养的工程化等是细胞培养肉产业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

《食品科学》:武汉轻工大学陈季旺教授等:液氮冻结对冻藏雷竹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shoots)味道鲜美、涩味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雷竹笋采后易木质化,食用品质下降,严重限制了雷竹笋产业的发展。液氮冻结可用于冻藏雷竹笋的保鲜保质,但雷竹笋冻藏过程中生理代谢活动仍在缓慢进行,伴随着一系列褐变、可溶性糖降解、木质化和粗纤维积累等相关的品质劣变发生。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液氮冻结温度和中心温度显著影响了冻藏雷竹笋的硬度、汁液流失率、粗纤维含量。然而,液氮冻结对冻藏雷竹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目前鲜见报道。

《食品科学》:华南理工大学万芝力研究员等:豌豆蛋白乳液的模拟口腔摩擦学特性

豌豆分离蛋白(PPI)是一种高价值的植物蛋白,具有实用性强、营养价值高、健康效益好等优点。作为两亲性大分子,PPI能够在油-水(O/W)界面上吸附形成界面膜,同时在乳液-油滴之间提供静电和空间排斥力,可用于制备稳定的蛋白基O/W食品乳液。从食物口腔质构感知的角度来看,口腔摩擦学可以理解为在口腔加工过程中,食物在2 个移动的表面(即舌头和上颚)之间被挤压和剪切所表现出的摩擦和其他相关物理特性。

《肉类研究》:渤海大学李学鹏教授等:响应面法优化预制虾饼的加工工艺

《肉类研究》2024年38卷12期刊载了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一全、刘慈坤、李学鹏*、励建荣,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许丽,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董浩,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海洋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王金梅、位正鹏,锦州笔架山食品有限公司季广仁的论文《响应面法优化预制虾饼的加工工艺》。该论文由: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辽财指环(2022)33号)资助。

《乳业科学与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葛武鹏教授等:小品种乳细胞外囊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乳业科学与技术》2024年47卷6期刊载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付尚辰、同芬芬、刘梦佳、丁一、葛武鹏*,富平县检验检测中心(陕西省羊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艳,西安市军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胡启胜的论文《小品种乳细胞外囊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该论文由:咸阳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2021ZDYF-NY-0480)资助。